刘玉孝,男,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 200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学院,获学士学位;2001年至2006年先后师从赵书城教授和段一士教授,2006年6月获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。2006年7月留校工作,2008年6月被兰州大学聘为四级教授,2008年12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,2009年3月被聘为三级教授,2021年1月被聘为萃英二级学者,2022年2月被聘为二级教授。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,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优秀青年基金”资助,2020年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2021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(第一层次)。 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、高维时空引力、黑洞物理和引力波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受邀为Physics Reports撰写综述文章,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、Physical Review D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200余篇SCI论文,被国际同行引用7000多次,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论文11篇,h指数为48(据高能物理领域权威搜索引擎INSPIRE的查询结果)。合作研究的成果得到剑桥大学著名的霍金教授、哈佛大学的A. Strominger院士(2017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获得者)、牛津大学的P. Ferreira 教授(Eddington-Born-Infeld引力理论提出者)等国际学术同行的正面评价。 主持(过)多项项目或课题,包括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支持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/面上/优青项目、霍英东基金项目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等。 目前任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秘书长,《中国科学: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》编委,《Symmetry》编委,曾担任《Science Bulletin》(科学通报) 编委会执行委员。
1. 广义相对论与修改引力 2. 高维时空引力(额外维与膜世界) 3. 黑洞物理 4. 引力波 5. 全息引力(AdS/CFT) 6. W弦理论 (早期的研究方向)
-------------- 讲授课程: -------------- 《群论》 2006—现在 《相对论与宇宙学》 2013—现在 《电动力学》 2012—2016 《物理学概论》 2016—2017 ---------------------- (萃英)博士后: ---------------------- 郭文帝、杨四江、Mohammad Sabir Ali、万俊杰 ---------------------- 在读博士研究生: ---------------------- 刘宇强(20)、张学昊(21)、朱春春(21)、常景程(22)、赵少东(22)、杨森(22)、董雨奇(23)、蒋弘玥(23) ---------------------- 在读硕士研究生: ---------------------- 王梦婷(21)、顾韫韬(22)、赖小斌(22)、贾海龙(22)、郭意扬(23)、刘嘉洲(23)、何洋(23) ---------------------- 本研贯通研究生: ---------------------- 范雨知、杨奇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已毕业博士研究生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魏少文(2008.9-2012.6)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、博导,青年长江学者 (2009年度“宝钢教育奖学金”,2010年度“中国科学院奖学金”,2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,2010年进入兰州大学优博培育计划,2014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) 郭 恒(2009.9-2012.6)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、硕导 (2010年度“宝钢教育奖学金”,1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) 赵振华(2009.9-2012.6)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副教授、硕导 (2010年获教育部“学术新人奖”,2011年度“中国科学院奖学金”,1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) 李海涛(2009.9-2011.6)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 (2010年获兰州大学“安博教育奖学金”,1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) 付春娥(2008.9-2013.6)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(2011年度宫健三奖学金,获2012年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,1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) 陈风伟(2010.9-2015.6)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助研(九院) (2014年获国家奖学金,1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,获2013年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) 周祥楠(2010.9-2015.6) 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、硕导 (获2014年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) 钟 渊(2009.9-2015.12)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、硕导 (直博,2011年获教育部“学术新人奖”,1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,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) 杨 科(2009.9-2016.6)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、硕导(2013年获国家奖学金,2012年获教育部“学术新人奖”,2次兰州大学特等奖学金,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公派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) 杜云芝(2011.9-2016.6) 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 钟 义(2011.9-2017.6)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(获国家奖学金1次,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(CSIC-ICE) 联合培养博士生) 付启铭(2012.9-2018.6) 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讲师 (获国家奖学金1次,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) 古宝铭(2013.9-2018.12) 南昌大学理学院讲师 (获国家奖学金1次,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) 喻 豪(2013.9-2020.6) 重庆大学博士后 (获国家奖学金1次,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,2020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) 张玉鹏(2014.9-2020.12) 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 (获国家奖学金1次,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,2021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) 郭文帝(2014.9-2021.6) 兰州大学萃英博后 (葡萄牙里斯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,2021年兰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) 眭陶陶(2017.9-2021.6)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后 (获国家奖学金1次,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) 崔正权(2017.9-2022.6) 中山大学博士后 (英国杜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) 林子超(2016.9-2022.6)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博士后 (获甘肃省优秀研究生项目资助,2022年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) 杨四江(2018.9-2022.6) 兰州大学萃英博士后 谭 钦(2017.9-2023.6)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后 陈 靖(2017.9-2023.6) 510所 万俊杰(2017.9-2023.6) 兰州大学博士后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李 阳(2009.9-2012.6) (与杨捷老师合带) 北京师范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 栗云亮(2009.9-2012.6) (与杨捷老师合带) 北京,公司 陈秀武(2009.9-2012.6) 兰州文理学院传媒工程学院院长(在职) 杜小龙(2011.9-2014.6) 德国哥廷根大学 获博士学位;美国卡耐基天文台 博后 徐增光(2012.09-2014.12) 北京,公司(2014年获国家奖学金) 郭 斌(2012.9-2015.6)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获硕士学位;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 程 鹏(2014.9-2017.6)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(2017年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) 李妍妍(2015.9-2018.6) 加拿大圆周物理研究所 获硕士学位;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攻读博士学位(2018年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获国家奖学金1次) 王 健(2016.9-2019.6) 荷兰奈梅亨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(2019年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) 张梓奇(2018.9-2019.6) 北京,公司 冯文彬(2018.6-2021.6)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 娜(2019.6-2022.6) 曲乐琛(2020.6-2023.6) 攻读马德里自治大学博士学位(2023年兰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)
受邀为Physics Reports撰写综述文章,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(PRL)、Physical Review D (PRD)、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(JHEP)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200余篇SCI论文,被国际同行引用7000多次,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论文11篇,h指数为48(据高能物理领域权威搜索引擎INSPIRE的查询结果)。 更多详情请访问: https://inspirehep.net/authors/1028944?ui-citation-summary=true 近期代表性论文: [01] Mass dimension one fermions: Constructing darkness, Dharam Vir Ahluwalia, Julio M. Hoff da Silva, Cheng-Yang Lee, Yu-Xiao Liu, Saulo H. Pereira, Masoumeh Moazzen Sorkhi, Physics Reports 967 (2022) 1-43 [arXiv:2205.04754]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hysrep.2022.04.003 [02] Constraint on the radius of five-dimensional dS spacetime with GW170817 and GRB 170817A, Zi-Chao Lin, Hao Yu, Yu-Xiao Liu*, Phys. Rev. D 101 (2020) 104058. [03] Repulsive Interactions and Universal Properties of Charged Anti–de Sitter Black Hole Microstructures, Shao-Wen Wei*, Yu-Xiao Liu*, Robert B. Mann*, Phys. Rev. Lett. 123 (2019) 071103. [04] Hierarchy problem and new warped extra dimension, Bin Guo, Yu-Xiao Liu*, Ke Yang, Shao-Wen Wei, Phys. Rev. D 98 (2018) 085022. [05] Stability of braneworlds with non-minimally coupled multi-scalar fields, Feng-Wei Chen, Bao-Min Gu, Yu-Xiao Liu*, Eur. Phys. J. C 78 (2018) 131. [06] Probing extra dimension through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ions of compact binaries and their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s, Hao Yu, Bao-Min Gu, Fa Peng Huang, Yong-Qiang Wang, Xin-He Meng, Yu-Xiao Liu*, JCAP 1702 (2017) 039. [07] Fermion localization mechanism with derivative geometrical coupling on branes, Yan-Yan Li, Yu-Peng Zhang, Wen-Di Guo, Yu-Xiao Liu*, Phys. Rev. D95 (2017) 115003. [08] Insight into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an AdS Black Hole from a Thermodynamical Phase Transition, Shao-Wen Wei, Yu-Xiao Liu*, Phys. Rev. Lett. 115 (2015) 111302. [09] Domain Wall Brane in Eddington Inspired Born-Infeld Gravity, Yu-Xiao Liu, Ke Yang*, Heng Guo, Yuan Zhong, Phys. Rev. D 85 (2012) 124053. [10] Hidden Conformal Symmetry of the Kerr-Newman Black Hole, Yong-Qiang Wang, Yu-Xiao Liu, JHEP 08 (2010) 087. [11] Fermion Localization and Resonances on A de Sitter Thick Brane, Yu-Xiao Liu, Jie Yang*, Zhen-Hua Zhao, Chun-E Fu, Yi-Shi Duan, Phys. Rev. D 80 (2009) 065019.
主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支持项目(2021-2023)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引力波探测”重点专项“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模板库和信号识别技术”项目的第三个课题(2021-2026)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引力波探测”重点专项“引力理论检验和引力本质研究金”课题(2020-2025) 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上项目:膜世界内部结构的研究 (2019-2022) 优青项目:高维时空引力与膜世界 (2016-2018) 面上项目:膜世界及相关问题研究 (2014-2017) 面上项目:膜世界模型及膜上引力子和费米子的研究 (2011-2013) 青年基金:W弦与额外维理论的研究 (2008-2010) 主持1项霍英东基金项目 额外维与膜世界理论中相关问题研究 (2010-2013) 主持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膜世界及各种自旋粒子质量谱研究 (2009-2010) 主持2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博导类基金:Einstein引力理论和其他引力理论中的膜世界及相关问题研究(2010-2012) 新教师基金:W弦的物理态与高维时空的研究 (2008-2010) 主持1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(2008-2011)
2023年入选第四批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 2022年入选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入选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(第一层次) 2020年入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 2020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 2020年入选兰州大学第二届研究生生“十佳导学团队” 2020年入选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9年入选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8年入选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7年入选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7年获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优秀青年基金(优青)”项目资助 201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0年和2014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(第二层次) 2009年获第九届“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”称号 2008年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 2008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 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05年获宝钢教育奖
每年招收1-3名物理基础扎实、具有创新能力、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的优秀硕士生、1-2名博士生以及1名博士后